在持续的俄乌冲突中,一种结合了高科技与残酷现实的新型作战方式正在乌克兰东部前线悄然兴起。乌克兰军队中,涌现出一批特殊的战士——无人机驾驶员。他们藏身于坚固的水泥地堡内,戴上VR眼镜,以第一人视角操控着无人机,自由翱翔于战场上空,搜寻并摧毁敌方目标。他们像现代“神风特攻队”一样执行任务,驾驶着满载炸药的无人机,与敌人同归于尽。
与传统“神风特攻队”不同的是,这些驾驶员本身并不需要牺牲。但这仍然是一项高风险的任务,他们既是猎人,也是猎物。为了更精准地打击目标,无人机驾驶员必须在一定程度上接近敌方,这意味着他们随时可能遭到反击。
这种新型战争模式,让这些年轻的战士们在尼古丁和咖啡因的双重刺激下,肾上腺素飙升。他们看似电子游戏玩家,但手中却掌握着敌人的生死大权。
凌晨四点的秘密行动
记者跟随乌克兰无人机小队,前往乌克兰东部前线附近的一个秘密地点。为了避开俄罗斯空中无人机的侦察,他们必须趁着夜色,摸黑接近敌军阵地。他们深知,在黎明到来后,阳光将有助于无人机更精准地锁定目标。
隆隆的炮火声不断传来,四周危机四伏。这支小队携带了40架无人机和250磅炸药。他们所处的混凝土地堡,在全面入侵开始时曾被俄罗斯军队使用,现在已经成为乌克兰的据点。出于安全考虑,乌军拒绝透露地堡的具体位置。
乌克兰士兵将不同类型的炸弹与无人机进行捆绑,瞬间将其转化为精确的遥控导弹。第一架无人机升空,帮助乌军更好地了解周围的敌情。
安德列夫卡:废墟中的进化
安德列夫卡,位于巴赫穆特南部,曾经是繁荣的工业重镇,如今已成为俄罗斯宣称占领的废墟。尽管如此,该地区仍持续发生激烈的战斗。
达尔文,一位年仅20岁的无人机驾驶员,被认为是乌克兰最优秀的无人机飞行员之一。他总是尽量瞄准敌方车辆的驾驶员位置或发动机进行攻击。
达尔文的名字源于生物进化论的创始人查尔斯·达尔文。而这位年轻的战士,也正站在战场进化的最前沿。从最初改装成投掷手榴弹的侦察机,到如今装载炸药的遥控导弹,科技的应用正在不断改变战争的面貌。
对于炮兵来说,移动的坦克难以命中。但对于空中的无人机而言,一旦被锁定,目标的移动与否已经无关紧要。达尔文透露,俄军有时会利用高层建筑作为狙击和观察的阵地。但有了“神风”无人机,这些掩体也变得不再安全。
乌军展示了无人机的装备,打开安全锁后,炸药便可随时引爆。
“索命咒”:坦克的噩梦
乌军给他们最大的炸弹起了一个令人胆寒的名字——“索命咒”。这个名字源自《哈利·波特》系列小说,代表着一种可以瞬间夺走生命的强大诅咒。
达尔文解释说,“索命咒”主要用于对付坦克。由于坦克拥有坚固的装甲,普通弹药难以击穿,只有使用这种大威力炸弹,才有可能将其摧毁。
相较于传统炮火,无人机拥有更高的精准度,并且可以从任何角度发起攻击。然而,无人机也存在弱点:其精准度依赖于无线电信号的强弱,以及驾驶员的协调能力和精神集中力。即便地堡外炮火连天,达尔文在执行任务时也必须保持高度专注。
电子对抗:空中的博弈
在俄乌战场上,双方都在使用无人机进行作战。
一次,达尔文试图将无人机飞入敌方阵地,但俄军发射了信号干扰,导致他们失去了对无人机的控制。他们决定派另一架无人机再次尝试。然而,这一次俄军直接击落了达尔文的无人机。
尽管达尔文渴望将敌方的无人机队彻底歼灭,但接连的失败迫使他们决定暂时休整,喝口茶,补充一些尼古丁。
然而,短暂的休息很快被紧急任务打断。一群俄军正在威胁一队乌克兰步兵,达尔文和他的领航员需要立即前去支援。
由于无人机电池耗尽,达尔文只好将无人机扔进泥土里。第一轮攻击失败。他们随即展开第二轮尝试,但很快又因俄军的信号干扰而宣告失败。达尔文他们能做的,就是再接再厉,派出第三架无人机。
但很可惜,无人机再次被干扰,第三轮尝试仍然以失败告终。经过多次尝试,他们终于击中了目标,成功帮助乌军士兵解除了威胁。
从后方到前线:无人机的进化之路
记者与达尔文的第一次见面是在三个月前,在战场后方的训练基地内。当时,达尔文操控一架无人机在记者身边高速飞行,展示了无人机的速度和变幻莫测的飞行轨迹。
对于士兵来说,战场上空飞行的无人机也同样令人不安。
乌克兰不仅需要无人机驾驶员在前线作战,也需要后方力量的支持。乌克兰人正在竭尽所能地抵抗入侵。战争初期,乌克兰民众自制燃烧瓶,有效阻止了俄罗斯坦克纵队的推进。与此同时,成千上万的乌克兰人在后方积极制造无人机。
小傲是一位珠宝制造商。现在,她利用自己的技能和工作室制造无人机。对她来说,这是为她所热爱的国家和家人贡献力量的方式。
小傲购买了零件和工具,通过在线课程学习相关知识,完成了她的首架无人机原型。她将无人机寄给她父亲所在的部队,征求反馈意见。
从那时起,小傲开始每周生产五架无人机。
当被问及无人机击中目标时的感受时,小傲说:“我感到非常自豪,因为这是真正能够打击敌人的东西。”
重返前线:炮火下的坚守
镜头再次回到前线。俄军炮击达尔文所在的区域。乌军正在评估是否可以走出地堡继续发射无人机。
乌军在发射无人机的区域发现了一些刚掉落的炸弹碎片。这些碎片仍然温热,这意味着炮击刚刚发生。无人机队认为情况并不太危险,因此决定继续执行任务。
时间很快来到下午4点半。达尔文的任务一个接一个,但无人机的数量已经所剩无几。
“自由猎杀”:夜幕下的狩猎
在没有指定目标的情况下,达尔文开始执行“自由猎杀”任务。他表示,“自由猎杀”特别适合在黄昏或夜间进行。因为许多俄军车辆在夜间行驶时会打开车灯,这使得无人机在几公里外也能轻易发现它们。
无人机战术的演变轨迹清晰地展现出,无人机已逐渐成为现代战争中不可或缺的关键武器。
无人机用途演变 |
---|
最初主要对付装甲车 |
然后是攻击指挥中心 |
现在用来捕猎士兵 |
因此,乌克兰的首要任务是确保有足够的无人机供应。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在于直接在乌克兰境内进行生产。
长尾关键词: 乌克兰无人机部队、俄乌战争无人机战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