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朋友大家好,本周全球股市风云变幻,美股、港股、A股都经历了一番震荡。咱们今天就来聊聊这三大市场的行情,以及未来的投资方向。
三大股市一周行情回顾:震荡与回调
先来看看大家最关心的股市数据:
市场 | 涨跌天数 | 整体表现 |
---|---|---|
标普500 | 一涨四跌 | 跌2.61% |
道琼斯 | 一涨四跌 | 跌2.47% |
纳斯达克 | 两涨三跌 | 跌2.47% |
港股 | 三涨两跌 | 涨1.10% |
A股 | 三涨两跌 | 跌0.57% |
从数据来看,美股这周表现不太理想,整体呈现下跌趋势。尤其是标普500和道琼斯指数,跌幅超过2%。纳斯达克稍微好一点,但也未能幸免。港股和A股相对稳健,港股甚至还小幅上涨。
整体来看,三大股市都呈现出在高位震荡、回调的态势。港股和A股相对谨慎,震荡幅度较小。美股则更像是一个单边向下的趋势,正在回测200天均线的支撑力度。
美股:200天均线成关键,减税政策能否力挽狂澜?
纳斯达克科技指数目前还在200天均线上方,相对坚挺。标普500则比较弱,已经触及200天均线附近。
之前就提到,四月初以来这轮短期的上涨已经接近尾声。现在来看,回调还不够充分,下跌的力量还不够强。因此,200天均线的考验还会继续进行。
根据目前的走势,标普500可能会跌破200天均线。纳斯达克指数也有可能,但概率相对较小。当然,这只是一种估计,毕竟谁也无法准确预测市场的走向。
如果标普500指数在目前的位置下跌,跌破200天均线的空间不大,那么就可以确认它返回200天均线是有效的,这也将是最后一次验证。这也是一次上车的机会,耐心等待底部出现就好。如果你已经在场内,可以继续持有;如果你还没有买入,可以再等等。
另外,最近的主要新闻还是围绕中美关税,以及美国提出的减税政策。目前,这项减税政策尚未在众议院获得通过。
如果未来一两周内,减税政策能够获得参众两院的通过,那么对美国市场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提振。而美国又是全球经济的火车头,美国经济获得提振,对全球经济也是一个利好。
A股和港股:与美股同步?耐心等待是王道
目前来看,A股和港股似乎与美股呈现同步运行的态势。所以,就不单独分析了,应该是一样的。
总体而言,现阶段要做的就是耐心等待。等待下跌趋势走到尾端的时候,再选择进场。
热点问题解答
境外投资收入收税:风声紧?
最近疯传针对中国大陆投资者境外投资收入收税的消息,CRS全球报税系统已经实行多年,为何现在风声这么紧?这对港股市场和券商造成了很大的震动吗?
CRS系统,全世界主要的经济体几乎都签署了,大家共享报税人的纳税信息。即便你在香港开了户,香港的银行机构也会把信息通过香港的金融监管机构共享到中国内地。
但需要注意的是,美国并没有参与CRS系统,相反,美国有自己的W8Bene、W8Ben和FATCA协议。它要求全世界所有的金融机构必须向美国报告美国税务纳税人的海外资产情况信息,但并没有要求美国向其他国家共享他们的金融机构信息。
所以,如果传言说要查在美国的税,我觉得可能性不是很大,除非另有协议。否则的话,你在美国的银行信息反而传递不到中国内地,因为美国并没有参加CRS系统。但如果你开户在香港,而且使用的是中国身份,那理论上讲,你的税务信息会被共享到中国内地。
但目前对于全球追缴税的问题,这个系统还挺复杂的,不知道能不能有效实施这些措施,感觉比较难一些。网上传闻的东西,个人感觉恐吓或者疯传的声音多一些,真正实质性采取行动,还需要很长时间。
高位买了小米,还有上涨空间吗?
高位买了小米,短期还有上涨空间吗?最近利好不断,昨天开了新闻发布会,玄戒高度自研且技术领先,家电一季度高增长,SU7配置高等等,怎么感觉拉不动了呢?
首先,市场价格领先于企业基本面。你看到的新闻和数据公布出来的东西很好,但价格已经提前反映了这些信息。甚至于提前这个事实已经开始反映了,所以你不能够用这个来判断股价就会上涨。股价会反映的是未来的一种预期。
简单看了一下小米的图形,有一种可能性是在做双头。总体而言,个股会随着大盘进行走势,90%会copy大盘的走势。
短期是否上涨,因为没有研究小米的基本面,不知道有哪些短期的基本面因素可以使得小米走出独立行情。如果没有的话,倾向于短期还会震荡调整,蓄势。因为它前期上涨幅度很大,涨了至少有三四倍,所以需要在这个位置进行充分的消化。
但它的走势还是挺好的,非常强劲。所以,如果是中长期持有的话,不用太在乎短线的波动。
科技股和传统行业板块的盈利预期和市场信心如何?
科技股和传统行业板块,假设你问的是美股。全世界随着科技的进步,一直在进行产业调整。自从工业化以来,产业结构调整一直都在进行,之前慢,现在越来越快。
从道琼斯指数反映工业指数,到纳斯达克指数反映科技时代,这种产业性的调整一直都存在。
所以我对科技股的预期还是看好。传统行业板块,这个定义又很宽泛。金融算不算传统?银行算不算传统?工业制造算不算传统?在发达国家,毫无疑问,制造业是一个没落的产业,它的人工成本太高,环境要求太高,环保措施要求太高,社会福利成本太高,导致生产效率低下。
所以,在向中国为中心的这种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在向中国和印度这种地方转移,包括拉丁美洲。
如果说中国制造业,特别是中小民营企业上市的,其实潜力还是有的。但房地产行业就不行了,估计会经历很长时间的阵痛,至少到目前为止,没有见底的迹象,还需要时间。
除了200天均线,还有哪些指标会看重?
除了200天均线,还会看一些日本的K线图。K线图的观察比一般的技术指标更有参考价值,像什么乖离率啦,像什么RSI相对强弱指数,moneyflow,moneyflow是资金流向,我觉得也是挺好的观察。
另外,K线图也是一个挺好的指标,传统的东西,k线走势图或者是蜡烛图,也是经常会看的。
如何看待6月份美债到期?
对于6月份美债到期,提前市场反映5月底前Sell in May,还会如期赴约吗?
美债市场有传言说美债大概有几万亿和6万亿在6月份到期,还会对美股产生显著的压力。这个传闻应该是不实的,美国5月份6月份到期的国债,还主要是中短期国债为主,发行也不是什么特别大的问题。
而且之前川普政府在4月份好像是实现了几千亿美元的财政盈余,这是多少年来第一次了,所以这个情况非常好。我不认为美债到期会对股票市场或者资金市场产生较大的影响。
Sell in May go away,这是说5月份要卖出去,然后就休息一下,因为传统美国的华尔街的基金经理经常会在6月份进行休假,所以交易不频繁,所以在5月份就卖掉它,然后6月份7月份再等8月份再回来,下半年再回来,就这么一个传统做法。
背后的解释是大家暑假都会休假,这种现象确实存在,但它只是一个统计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