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首页

A股突破3800点!人造牛市真来了?这次要割谁的韭菜?

发布时间: 2025-08-23 04:23:41

各位看官,A股终于突破3800点了!是不是觉得“永远的3000点”已经成为历史?前段时间我一直跟大家说,A股迟早要破4000点,当时很多人还不信,觉得我在“听床”。但现在看来,这可不是什么“听床”,而是个政治选择!

今天就来跟大家聊聊,为什么非要拉抬中国股市?要不要拉到4000点以上?最后会在什么时候割韭菜?以及,现在到底该不该下场?

股市是经济晴雨表?在中国可不适用!

大家都知道“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这句话,但这句话在中国完全不适用。有报告显示,2011年到2020年,中国股市涨幅和经济基本面的平均背离度高达17.7%!

看看最近的数据:7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7%,低于6月份的4.8%;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7%,也比6月份的6.6%有所放缓。固定资产投资也在放缓,上半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仅增长2.8%,民间固定资产投资更是同比下降0.6%,这说明私营部门的信心已经跌到谷底。

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6月份上涨0.1%,7月份好一点,涨了0.4%。至于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6月份同比下降3.6%,通缩阴影挥之不去。

很明显,在一个通缩、内部需求疲软、私营部门半死不活的经济体里,靠自身力量根本搞不起牛市。中国的股市和其他国家不一样,从一开始就是个非市场化的怪胎。所以,要出现牛市,必须由国家高层策划、指挥各个部门协调执行一个大的政治任务,才能搞出政策牛。

唯一的问题就是什么时候动手,在什么情况下他们会放手一搏?我觉得现在去刺激股市有两个原因。

楼市崩盘,股市来扛?

房地产市场的崩溃,那可真是一泻千里。过去20年,整个中国经济增长奇迹和社会财富的积累,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房地产这一个单一引擎上的。房地产不仅是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核心来源和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更是中国家庭财富的基石,房地产占中国居民家庭总资产的比重高达七成!

大家可能会觉得这些话我都说到口臭了,耳朵都听出茧子了。但是,不要低估了信息的传递,对你来说是个简单的道理,但对中国很多人来说这还是冷知识。此前政府开动宣传机器,加上一些“专家”忽悠一下,还能忽悠到不少人接盘,觉得楼市还能升。

但是,忽悠和宣传始终抵挡不住实打实的资产价值缩水。最新的消息是,央行上海分行发现,上海居民新增贷款急剧下降,仅为145亿人民币,而去年7月份是423亿,同比下降66%!上海的房价也崩了好吗?当然,北京四合院和上海老洋房还行,但是,这和大多数人没什么关系,对吧?

所以,眼看着数亿家庭最大宗的资产价值不断缩水,很多人开始回过味来,好像房子是真的没有未来了。一种强烈的负财富效应,在不知不觉中产生了。这种效应直接抑制消费意愿,加剧通缩压力,还有可能动摇社会稳定。

所以,这个时候急着找东西对冲房地产下行带来的冲击是必须的,想来想去,股票市场都是一个重要的选择。股市上涨可以增加纸面财富,让大家心情愉悦,有信心消费,多多增加支出,对抗通缩,为扩大内需的战略目标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而且,中国股市如果比较繁荣,也能让大家少买一点美股、少买一点英伟达、少买一点黄金、少买一点比特币,维稳资本账户,减缓资本外流,维护金融稳定。

最重要的当然是引导庞大的居民储蓄搬家,从银行体系搬到资本市场,最好是能乖乖地去国家指导下的半导体、人工智能、制药之类的新质生产力那里,也为一些现在经济低迷环境下半死不活的国营私营企业纾困。

所以至少表面上、理论上,这是符合中国战略目标的。股市也是现在手里少数能够拿出来继续忽悠人的东西。

外部因素:中美缓和+美联储降息预期

什么时候动手?这就要联系到外部因素了。国际地缘政治和全球宏观经济如果挡道,刺激股市只会事倍功半。所以他们必须等,等一个适当的时机,那就是现在。

一个缓和的中美关系窗口期和全球性的货币宽松预期。现在中美双方不是贸易休战了吗?这对北京而言是非常重要的缓和窗口。否则任何拉抬股市的努力被外部金融战、贸易战一冲,那就完蛋了。选择在此时推A股,正是利用了现在短暂的和平。

如果说中美缓和提供了政治上的掩护,那么美联储最近的货币政策转向预期,又提供了经济和资金上的强大助力。随着美国通胀数据的回落和经济增长的放缓,再加上川普又吵又闹,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要在2025年下半年开启降息周期。

美联储的降息预期也必然会为中国人民银行提供更大的货币政策操纵空间。因为之前中美利差非常大,中国央行在降息方面受制于人,担心人民币贬值和资本外流。而一旦美联储降息,中美利差一收,那中国央行可以更果断地降准降息。

而且,如果将国内的人造牛市和全球对美联储降息的预期这个周期同步,那可以将A股上涨叙事,包装成国际投资对中国经济充满信心,而不是那种火烧屁股的国内单方面强力干预,从而显得合情合理。

当美元利率下降、美元汇率走弱的时候,热钱自然会离开美国,其中多少会留一点到中国港股和A股市场,给A股带来一点真实的增量资金。这种顺应全球流动性趋势的做法,在外部看来好像是一次全球市场平衡的正常结果,一点都不跌份。

谁在控盘?外资不感冒!

目前看来,外资对中国股市其实是不怎么感冒的。有人利用EPFR新兴市场投资基金研究公司的数据,观测了最近投资于中国市场的基金情况,发现被动型基金增加了59.8亿美金,但主动型资金流出了12亿。

主动型资金是基金经理会带领研究团队进行深入基本面分析和行业比较的,他们深度研究了以后才决定卖出中国股票,说明国外专业投资者对中国企业的长期价值和经济是不看好的。而被动型基金是追指数的,参与市场整体的跌涨是战术性的,赚了钱就跑,短期看好,长期他们是不看好的。

所以这次牛市控盘的资金肯定不是外资,那会是谁呢?

从表面上看好像不是国家队,也不是狭义上的机构。网上现在有一种说法,说有点像机构化的量化基金带头冲锋。因为量化基金可以高频交易,他们可以用较小的资金放大趋势,触发跟风盘,吸引韭菜。

有人看出这波牛市里面,两融数据的增长和中证2000指数走高成正相关,与上证50、沪深300等大盘指数相关性偏低。事实上,在现在宏观经济基本面这么差、市场整体信心不足的情况下,政府要全面拉动代表经济核心资产的上证50和沪深300指数,投资就太多了。

但是,通过量化基金针对中证2000出手,可以用较少杠杆资金拉伸小盘股指数,制造牛市归来的氛围。而且中证2000里面,半导体、AI、生物制药这些所谓的政府主导的新质生产力占比超过50%。到时候和舆论宣传一结合,大吹特吹一轮,号召正确把握国家大政方针,股市逼近4000点,韭菜不就来了吗?

割韭菜,没跑!

现在严重的问题是指数涨,但很多个股是不涨的,这说明很多韭菜们还是在犹豫中,因为之前被调教怕了。所以这个时候就要再加把劲,继续拉抬股市,制造牛市预期,然后全面开动宣传机器,放大市场涨幅,肯定要拉过4000点,我看就算推到5000点也不是很奇怪。总之,最终要制造措施恐慌症,忽悠韭菜们进场接盘,就像以前一样。

所以,牛市肯定要持续几个月,持续到年底也不奇怪。当然,最后结果毫无疑问,聪明人都懂。在中国,股市是为了让人民赚钱存在的吗?就像房地产是为了让中国人赚钱存在的吗?这些东西最终的目的其实一直都摆在那里,就看你能不能看穿。

这种政策牛最终结果必然是对现在还有点钱的中国中产阶级的财富又一次大规模洗劫,对这个最终目的请不要怀疑。不幸走着瞧。

表格总结

指标 6月数据 7月数据 同比变化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增长4.8% 增长3.7% 下降
工业增加值 增长6.6% 增长5.7% 放缓
全国固定资产投资 增长2.8%
民间固定资产投资 下降0.6%
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上涨0.1% 上涨0.4%
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 下降3.6%
上海居民新增贷款 423亿 145亿 下降66%
标签: 中国 股市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