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香港的影院行业可是不太平,先是嘉禾院线结业,紧接着就被上海的星轶影院接手了。这星轶影院可不简单,它是大陆的第三大院线运营商,手握163间影院,实力雄厚。这消息一出,香港的网民们可就坐不住了,各种担忧和猜测满天飞。
中资入局,香港影院要变天?
大家最担心的就是,中资接手后,会不会影响电影的选择?会不会有 censorship(审查)?甚至有人担心,会不会出现“内卷式”竞争,把香港的影院都给卷垮了?
说曹操,曹操到。这边厢,中资刚接手嘉禾,那边厢,香港本土的老牌影院高先就宣布大降价,搞起了“半价救亡”。这波操作,是不是意味着香港影院行业真的要变天了?
嘉禾易主,星轶接盘
先说说这个嘉禾院线,虽然换了老板,成了上海星轶影院的“孩子”,但是名称和官方网站、社交平台都还会继续沿用,也算保留了一些老香港的味道。但是,嘉禾在银河广场的影院已经“除名”了,这次星轶只接手了三间戏院,并没有扩张的意图。
嘉禾官方网站显示,现在每周三全线的票价只要40元起,长者票更是只要20元,而且网上购票还免手续费,会员优惠也都没变。不过,大家也担心,之后会不会改名换制,或者之前的优惠会不会有使用期限?目前官方还没有公布。
星轶影院是何方神圣?
这个上海星轶影院,2015年才成立,主要就是做戏院投资、放映和管理。2022年被横店影视收购,2023年又被泰盟亚洲完成了股权收购。能在竞争激烈的内地市场做到第三,实力可见一斑。
中资早已渗透香港影院?
其实,这也不是中资第一次“染指”香港的影院行业了。早在2008年,嘉禾就被橙天娱乐收购了。另一家院线影艺,背后的老板是银都机构,2021年也成了国有企业紫荆文化集团的成员。也就是说,中资默默地接手经营香港的戏院,已经不是新鲜事了。影艺就接手了青衣城、JP铜锣湾、MCL荷里活和Mega Box四间戏院。
大手笔招聘,月薪两万招财务!
更有趣的是,橙天新闻爆出,上海星轶影院在招聘网站上招聘戏院的财务人员,工作地点就在嘉禾之前的澳海城戏院旧址。这个职位月薪两万到两万五,负责审核公司的各项成本费用和支出,负责日常的账务核算,定期编制月度会计报表,协助完成年度的审计工作等等。
但是,招聘的地点却是在大陆!这就让香港的网民们摸不着头脑了。这算不算“外劳”?还是人才引进计划?如果以后影院都这么操作,直接在大陆招人,那香港本地的就业机会岂不是越来越少?
这背后,是不是也反映了一种趋势,那就是香港和内地的融合越来越紧密,甚至连人工都要“催同”了?
高先“半价救亡”,能否杀出一条血路?
面对中资影院的来势汹汹,香港本土的老牌影院高先也坐不住了,直接宣布降价!周一到周五晚上7点前的场次,一律按照早场票价收费,会员还能享受折上折。
高先电影院官方网站显示,新片《侏罗纪世界:重生》,周一到周五晚上7点前的票价一律只要50元!周六早场的票价也只要60元。其他的场次,7点后就要100元。
而《F1》的电影,周一到周五晚上7点前的票价是65元,7点之后是115元。周六和周日早上的票价也只要75元。
这波操作,简直就是“劈价”迎战!
那么,问题来了,降价真的能吸引更多人去看电影吗?
降价是好事?还是坏事?
有人觉得,降价当然是好事,能省钱啊!但也有人担心,这会不会是高先“倒闭”的前兆?毕竟之前MCL康怡也是玩低价票,结果还是倒闭了。
更有网友表示,看电影给100元是应该的,毕竟电影有成本,而且也想要舒适的观影体验。如果票价降到50元,反而会更害怕失去高先。
高先创办人曾丽芬也坦言,现在经营影院“当然艰难,大家有目共睹”。
事实上,早在去年,就有传言说高先位于坚尼地城的戏院租约到期后就要倒闭。虽然当时曾丽芬否认了这一消息,但是现在看来,高先的处境确实不容乐观。
曾丽芬表示,希望观众继续购票入场看电影,这是最好的支援。
香港影院的未来在哪里?
香港的影院行业,现在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中资的入局,带来了新的竞争,也带来了新的变数。
影院 | 背景 |
---|---|
嘉禾院线 | 中资(星轶影院接手) |
影艺院线 | 中资(银都机构) |
高先 | 本土 |
如果本土影院在竞争中败下阵来,那香港的电影市场会不会变得更加单一?
在电影选择上,会不会受到更多的限制?
这都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所以,如果你还想支持一下本土的影院,那就去高先看场电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