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首页

中国稀土反击!美国高科技产业的“命门”被我们拿捏了?

发布时间: 2025-07-01 07:24:53

小小稀土,竟成大国博弈关键?中美科技战、贸易战,今年都绕不开它!

中美互卡脖子的戏码,愈演愈烈。美国在高端光刻机、芯片和EDA软件上对我们严防死守,而我们则手握稀土这张王牌,让老美寝食难安。

这背后的逻辑,远比想象的更深刻。

国家意志:大基金三期重磅加码

集成电路,是现代工业的“粮食”,也是战略新兴产业中最关键的一环。离开了它,各行各业都得“熄火”。长期以来,西方国家在集成电路领域对我们实施技术封锁,让我们备受掣肘。

为了打破这种局面,2014年,国家成立了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简称“大基金”)。这标志着,振兴集成电路产业已经上升为国家意志。

2019年,美国对华为等企业实施制裁,让我们再次体会到“卡脖子”的痛苦。随后,大基金二期应运而生。

2023年,美国商务部又发布了一系列新的芯片出口限制,进一步收紧了对华技术出口。

面对美国的步步紧逼,我们毫不示弱。2024年5月,国家大基金三期正式成立,注册资本高达3440亿元,超过前两期总和!

大基金三期将重点投资于光刻机、蚀刻机、光刻胶等关键设备和材料,以及GPU等算力芯片,力求在被西方“卡脖子”的重点领域实现突破。

事以密成:美帝“摸底”反成“助攻”?

新中国一路走来,始终铭记“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

尤其是2018年贸易战爆发后,攻克“卡脖子”技术,成了我们最紧迫的任务。

但令人意外的是,几年下来,美国费尽心思也没能“卡死”我们,反而是我们用稀土,卡住了美国的脖子!

这还要感谢懂王和拜登,是他们让我们意识到,手里的“杀猪刀”原来如此锋利。

早在2019年5月,华为遭到美国第一轮严厉制裁时,国家并没有立即动用稀土这张牌。原因有三:一是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完善;二是还没有进行产业链大摸底;三是对稀土牌的威力认知不足。

虽然我们知道自己稀土资源丰富,也知道美国从我们这里进口量巨大,但对美国对我们的依赖程度,心里没底。

正当我们犹豫的时候,拜登“送”来了神助攻。

2021年,拜登上台后,先花了几个月时间,对美国供应链进行了一次“安全审查”。本来应该偷偷摸摸进行的“自摸”,却被他搞得声势浩大。

结果,美国自己摸完底,傻眼了!

原来,美国在包括稀土在内的很多领域,对中国的依赖程度非常之深。

按我们的政治智慧,肯定要高度保密,故作镇定。要知道,“事以密成,言以泄败”。

然而,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却是个“大嘴巴”,满世界嚷嚷美国不行了,必须摆脱对中国的依赖,否则西方都会被“卡死”!

不仅如此,她还把一份250页的评估报告发到了网上,详细列出了美国在铟、钪等金属矿物上,几乎完全依赖中国进口。

这简直就是“公开处刑”!等于把情报拱手送给了我们。

我们一看,原来自己这么厉害!那就“管起来”!

于是,我们参考美国的“卡脖子”报告,加上自己的摸排,逐步建立起了稀土管制体系:完善相关法律,修订出口目录(包括技术),修订申请办法……

2023年起,外国要进口我们的稀土,我们就开始“盘问”了——必须说清楚用途,还得提供供应链的具体信息。

用处不明?拿不出订单合同?那就“下一个”!

2020年,我们制裁了洛克马丁公司。他们无法直接从中国进口稀土,于是找英国一家中间商来购买。但稀土新政实施后,他们根本说不清楚用途,结果也买不到稀土材料了。

F-35战机因此“难产”,生产出来的也无法交付,只能停在机场上“风吹日晒”。项目负责人称,这些飞机是非完全版,只能用于训练,不能用于作战。

缺什么原材料呢?至少包括钐钴磁铁。普通的钕磁铁不耐高温,在高温状态下会失效。

好消息是,他们可以用镝代替钐。坏消息是,镝也垄断在中国手里。

在稀土的审批过程中,我们发现,只要稍微慢一点,那边就嗷嗷叫,似乎很着急。

我们越发认识到了稀土牌的威力!

2025年4月4日,中国一纸通告,震动全球——对钐、钆、铽、镝等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

互卡阶段:美国芯片 VS 中国稀土

我们只是小试牛刀,美国高科技企业立刻翻了白眼。

情急之下,美国试图通过韩国、日本等第三国转购,结果被我们发现,并警告了韩日——如果敢违规,一起“卡脖子”!

这一“卡”,我们有了重大发现——原来,我们一不小心卡住了全世界制造业的脖子!

美国、欧洲、日韩的汽车生产线,都在等“米”下锅。

美国的汽车制造商、航空航天制造商、半导体公司和军事承包商都陷入了焦虑,因为囤货越用越少。

巨头们纷纷致电懂王,供应链告急,稀土告急,只够用60天,赶快跟中国和谈!

这才有了5月12日的谈判。

这次谈判后,双方退回到4月2日之前的状态。我们原则上同意恢复稀土供应——“原则上同意”,你懂的,汉语博大精深。

“原则上可以”,那就是说,这件事在实操环节还有点问题,不好办。

5月12日当天,我们加强了对稀土出口的管理,加大了对稀土走私的打击力度。

当然,美国也加大了对华为昇腾人工智能芯片的打击,也断供了飞机发动机,还断供了EDA软件。

美国的人工智能芯片固然先进,但是不能解决美国汽车、航空航天的稀土供应链问题,而库存是越用越少。

我们的芯片虽然不是顶级的,但够用;发动机也有备份。

当下的局面,是“互卡脖子”阶段。

美国用高端芯片卡我们,卡得我们很难受。我们用稀土卡美国,能把美国卡休克,甚至卡死。

懂王沉不住气了。6月5日,他约了一个重要电话,然后双方在英国开启新一轮经贸磋商。

我们发现,团队中有了强硬派的美国商务部长——说明双方要把高科技制裁跟稀土限制一并来谈。

我们的诉求有三:稀土换解禁,稀土换市场,稀土换技术。

你取消了对华为、大疆、比亚迪的制裁,我们就放开一部分稀土供应;你放开了高端光刻机、高端芯片,我们再放开一部分稀土供应;你对中国敞开了市场,我们就再放开一部分稀土供应。

核心秘诀:提炼技术 + 产业优势

有人说,稀土牌真有这么灵吗?

当然有!

我们的稀土储量大,产量大,尤其是中稀土和重稀土中的钆、铽、镝、钬、铒、铥、镱、镥和钇,已知可采储量几乎为我们独有。

更重要的是,稀土的提炼技术,目前也是我们独有的。

原本美日也有一些稀土提炼技术,可二三十年前,已经被中国企业“卷死”了。

现在,美国、日本和欧洲想重新建立起一套复杂的提炼工艺,一没技术,二没人才,没有二三十年根本不可能。

我们的稀土专利申请,已经占了全球的90%。

没想到,我们也尝到了高通专利墙的快乐。

日本信越化学试图用“无稀土电机”绕开专利,但能效下降40%。

还有一点,产业链优势。我们把成本压缩到了极致。

2024年,稀土出口额5亿美元——这玩意简直就是制裁神器,就算完全不出口也无所谓,看不上这点小钱。

这玩意其实和EUV光刻机差不多,甚至更猛。

稀土行业每年产值小,但是涉及产值高达万亿甚至十万亿的行业。如果自己研发,得几百亿几千亿地砸钱,怎么算都不划算。

我们为什么能把成本做到这么低呢?因为我们冶炼稀土,都是当“副业”来做的。

稀土矿多是伴生矿,把铁铝炼出去之后,矿渣再提纯稀土。几十种东西混在一起,分开来全是宝贝。

2010年中日钓鱼岛事件再度升温,日本方面连续半年没有收到来自中国的稀土,国际稀土价格也大涨,美国也慌了神,开始鼓励发展稀土产业。

一夜之间,华尔街冒出400多家稀土创业公司,其中Molycorp更成为华尔街资本的新宠,不到一年时间,股价从14美元暴拉至最高79美元。

美国媒体很乐观地表示,以后再也不会被中国“卡脖子”了。

然而两年之后,中国放松了出口管制,稀土价格迅速回落,Molycorp的股价从79美元跌至0.36美元,亏损了几十亿美元,最后不得不申请破产保护,后来被中国的盛和资源收购。

当初400家蜂拥上市的稀土创业公司,只有两家苟延残喘。

美国最近又开始觉得“中国行我也行”,又试图重新打造稀土产业链了。

但实际上困难重重,根本不可能,工业根基早烂掉了。

熟悉的剧本可能再次上演——即便是最糟糕的情况,几年之后美国倾全盟友之力搞出来后,我们再放开……

今年中美科技战和贸易战,都是围绕稀土进行的。

当前阶段,可以说是中美互卡阶段。

然而,随着国产芯片尤其是国产光刻机的突破,美国已经卡不死我们,我们却能把美国“卡死”。

标签: 稀土 美国 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