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比50,副总统万斯投下关键一票!”美国参议院最近上演了一出惊心动魄的戏码,川普力推的“大而美法案”以极其微弱的优势涉险过关。虽然还要回众议院走个过场,但基本已成定局。要知道,这份法案可是从一开始就争议不断,甚至直接导致了川普和马斯克这对昔日好友的决裂!
这场“大而美法案”,到底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说白了,这就是一份关乎美国未来十年税收和支出的重磅计划。总减税金额高达4.5万亿美元,这手笔可真不小!
“大而美法案”五大核心看点
具体来说,这份法案包含五大核心措施:
- 企业所得税永久减免: 将川普2017年颁布的减税政策永久化,避免企业所得税率在2025年底“死灰复燃”。
- 小费加班费免税: 进一步为美国底层民众减负。
- 社安福利免税: 减轻低收入人群的负担。
- 扩大儿童税收抵免: 减轻有孩家庭的经济压力。
- 制造业税收优惠: 鼓励制造业回流美国本土。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每条都直指美国底层民众,摆明了要大力扶持制造业回归。减税是好事,但钱从哪里来?
财政减支,动了谁的奶酪?
按理说,减税的同时就得减少政府开支,才能保证财政平衡。但问题是,削减财政支出,那简直就是一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为这背后牵扯的利益关系错综复杂,难度堪比废除死刑。
川普这次也学聪明了,不再是愣头青,而是选择“一口一口吃蛋糕”。最终,法案确定了十年内削减1.5万亿美元财政支出的目标。虽然这个数字远低于4.5万亿的减税规模,意味着美国可能会面临3万亿美元的财政赤字。但不得不说,这已经是本世纪以来,美国第一份关于财政减支的法案,意义非凡。
川普和他的团队坚信,这项计划能重振美国经济。随着高端制造业回归,税收自然水涨船高,甚至能抵消减税带来的影响。
马斯克的“政治幼稚病”?
面对这份法案,马斯克却跳出来唱反调。在他看来,必须“一口吃成胖子”,直接大幅削减联邦支出。要知道,他之前担任BOLCH部门领导时,就一直耿耿于怀没能在三个月内削减一万亿美元的开支。
但事实上,这根本就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马斯克最大的贡献,其实是“改写了底层规则”,让美国联邦政府的支出规则更加规范,填补了财务漏洞。
美国联邦政府支出规则改革前后对比
项目 | 改革前 | 改革后 |
---|---|---|
付款前 | 无需编制计划,无需单项审批,无需指定账户 | 需要编制计划,需要单项审批,需要付给指定账户 |
付款后 | 无需提供收款凭证,无需核销,无需审计 | 需要提供收款凭证,需要核销,需要审计 |
虽然马斯克在数字上没能削减万亿级的支出,但他改写了规则,为美国联邦政府节省的开支可能远超十万亿美元。
但马斯克偏执的性格让他无法接受妥协,一头扎进了反对“大而美法案”的阵营。最终,川普和马斯克彻底决裂。
川普的“政治遗产”:马嘎派的成熟
好在最终投票结果没有被马斯克左右。川普顶住了压力,争取到了多数议员的支持。
“大而美法案”能够成功通过,是对川普政府右派政治理念的系统性总结,并且能以法案形式持续实施十年以上,堪称一份重要的政治遗产。
当然,这离不开川普团队的政治谈判和妥协。要知道,政治的本质就是妥协。川普的第一任期就是因为不懂得妥协,才处处碰壁。而现在,他终于学会了妥协和政治交易,组建了真正的政治联盟。
可以说,马嘎派的集体成熟,甚至可以算是川普留给美国政府最大的政治遗产。他们不再拒绝一切政治妥协,而是为了最终的成功,在短时间内做出让步。
关税战:中美终极对决
在“大而美法案”通过后,川普已经完成了大部分想做的事情。接下来,只剩下一件大事:关税战。
对于欧盟、加拿大、日韩、印度等主要谈判国,他们几乎没有谈判的余地,最终只能像英国那样,对美国全面开放农产品市场,同时解除对美国汽车的进口限制,并接受至少10%的基础关税。
但在关税战领域,川普真正的敌人,其实只有中国。
2018年,川普的第一任期就发起了对华贸易战。2025年,他的第二任期能否真正击败中国,将是高端制造业能否回流美国的唯一悬念。
击败中国,高端制造业就一定能回流美国,马嘎派也能拥有至少执政二十年的政绩基础。反之,如果无法击败中国,高端制造业就压根不会大规模回流美国,“大而美法案”本身就会变成一个笑话,美国联邦财政甚至可能破产。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大而美法案”的通过,反而是川普必须击败中国的催化剂。
以前,川普可能还会对中国网开一面,留一条生路。但现在,中美双方事实上只剩下一个可能性:你死,我才能活!而且你必须死得很快,我才能活!
至于谁会笑到最后,各位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