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咱们来聊聊一家有点意思的公司——Muhibbah。这家公司最近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尤其是在柬埔寨的机场生意上,可谓是暗流涌动。如果你只看本地新闻,那很可能啥都看不到,得去翻墙看外国报道,或者啃它最新的年报,才能窥见一二。所以,今天就带大家一起扒一扒,这家公司到底发生了什么。
先看个图,疫情前Muhibbah的市值大概在15亿到18亿令吉之间,巅峰时期甚至冲到20亿。但疫情一来,直接被打回原形,陷入亏损。它跟其他建筑股不一样,人家主要是搞机场业务,这一下子就成了最惨的建筑股之一,股价跌得比谁都狠。
好在疫情后,机场业务开始慢慢恢复盈利,但市值还是趴在低位,只有4.5亿令吉。不过,要说这家公司,还得重点关注它在柬埔寨的机场生意,这才是它的命根子。
柬埔寨机场业务迎来大转机
2023年,Muhibbah的机场一共接待了403万旅客,2024年直接飙升到484万。这说明啥?说明柬埔寨的旅游业正在复苏啊!所以,它贡献给Muhibbah的税前利润也从6280万令吉暴涨到1.19亿令吉。虽然跟2018年到2019年那会儿,一年能赚1.5亿到1.67亿令吉相比,还是差了点,但不管怎么说,这笔钱是真金白银地救了这家公司,让它这两年能恢复盈利。
重头戏来了,为啥我说本地媒体没报道?就是因为这个机场赔偿的问题。两年前我们就盯上这家公司了,当时就提到,柬埔寨首都金边要建一个新的国际机场,这肯定会影响到Muhibbah的生意。
但今年3月27号,突然传来一个好消息:柬埔寨政府要赔偿给柬埔寨机场联营公司1.4亿美元,因为金边的机场要彻底关闭了!没错,不是像梳邦机场那样搞国内航班,而是直接关停!据说,柬埔寨政府计划把这块地开发成新的住宅区或者商业区,所以要收回土地。
Muhibbah是跟一家法国公司合资在柬埔寨建机场的,所以这笔赔偿款,Muhibbah能分到1.3亿美元。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要知道,Muhibbah现在的市值才4.5亿令吉。
但这还没完,更大的惊喜是,柬埔寨政府居然还给新的机场——德崇国际机场(Techo International Airport)的运营权,给了Muhibbah的联营公司!这个机场可是由中国企业建造的,按理说,运营权应该给中国公司才对啊,结果反而照顾了马来西亚和法国的联营公司,这真是让人有点意外。看来,Muhibbah的机场业务,可能会迎来一个大爆发。
以前,Muhibbah是“3管2”,也就是3个自己的机场,帮柬埔寨政府运营2个机场。到了2025年,就变成“1管3”了,1个自己的机场,运营3个机场。多出来的那个,就是德崇国际机场。
那为啥会少掉2个自己的机场呢?因为2023年,暹粒那个著名的城市,吴哥窟就在那儿,它的机场也被另外一个中国机场取代了,而且运营权也没给Muhibbah,而是给了中国的云南公司。
不管怎样,新的机场管理权,对于Muhibbah来说,可能是一个新的增长机会。德崇国际机场的总投资高达15亿美元,是个大项目,设计吞吐量是每年1300万名旅客。要知道,Muhibbah之前管理的机场,总共才400多万客流量。如果德崇国际机场真能达到这个吞吐量,那肯定能创造更高的营收。
项目 | 数据 |
---|---|
德崇国际机场总投资 | 15亿美元 |
德崇国际机场设计吞吐量 | 每年1300万名旅客 |
Muhibbah原有机场客流量 | 400多万客流量 |
多元化布局:造船业务与投资策略
除了机场业务,我们再来看看它的Fafco子公司,Muhibbah持有64%的股权,价值2.63亿令吉,占到了Muhibbah市值的58.5%。这家公司每年给Muhibbah派发1359万令吉的股息,也是Muhibbah一个重要的现金来源。
此外,Muhibbah还有造船业务,但这块业务盈利一直不稳定,2023年还亏损了960万令吉,2024年反而赚了2030万令吉的税前利润。不过,今年传出一个好消息,马来西亚的另一家公司M&G,跟Muhibbah买了一艘游船,花了5500万令吉,这也能增强Muhibbah的现金流。
所以,分析到这里,你会发现Muhibbah其实是一家业务挺多元化的公司,既有稳定的业务,也有卖船业务,机场业务可能还有新的扩张方向。但这家公司的老板,去年做了一个很特别的举措,那就是收购了马斯特(Master-Pack Group Bhd)的股份,这个思路,有点不一样。
根据马斯特的年报,我们可以看到,2021财政年,Muhibbah就已经持有马斯特4.67%的股份了,2022年和2023年,它又增持到了7.96%。可能是那时候Muhibbah没赚多少钱,所以买的比例不大。但到了2024财政年,Muhibbah的现金流突然变得非常宽松,本地业务开始稳定,机场和Fafco也派了巨额股息,所以它就拿了很多钱去买马斯特的公司,从原本的7.96%的持股,暴增到30.89%,股数整整翻了三倍多!
那这个收购能给Muhibbah带来什么呢?首先,要看它付出了什么。Muhibbah在马斯特的持股,现在价值5300万令吉,但由于它买入的平均价格很高,是4.36令吉,所以它花了5465万令吉去买这批新的股权。
投入这笔钱之后,按照2024财政年马斯特派发的股息,Muhibbah大概能分到300万令吉的股息。按照这个逻辑,Muhibbah其实去年就有能力派股息了,不过它可能觉得我们这些小散户不会理财,所以就帮我们做了一个理财的动作,把它去年赚到的钱,去买了这只股息股。
所以,我们可以说,收购后的Muhibbah越来越奇特了。它原本在建筑领域,就是一个很奇特的存在,有世界级的起重机公司,在柬埔寨运营着机场,在马来西亚本土也有很多大型建筑订单。它不是建公寓建马路,而是建港口建机场的大型建筑股。但它这几年在马来西亚混得不太好,很多业务都需要通过外国来贡献营收。
所以,它也走了一条很奇特的路线,没有纠结于它的重工业、建筑、基础设施的发展路径,而是更多地走向了收购一家包装公司。
现在Muhibbah的市值是4.5亿令吉,你花这4.5亿令吉,能得到什么?
首先,你可以拿到价值2.63亿令吉的Fafco股票,这股票每年能给你1360万令吉的股息。再来,它还有柬埔寨的机场业务,目前承担了集团绝大部分的收入。其实还有造船厂和它的建筑业务,最近还新增了价值5300万令吉的马斯特股票,每年可以给300万令吉的股息。
到了现在,你就会明白,为什么我说这家公司变得越来越奇特了。你花一笔不是很贵的钱,却可以拿到非常多的东西。
手握现金,未来可期?
而这到底划不划算呢?就要接下来看这个老板,如何去打理旗下的资产了。
我们再来看看Muhibbah的现金流,它目前有5.7亿令吉的现金,和4.24亿令吉的债务,净现金是1.46亿令吉,它近期终于达成了一个净现金的公司。它去年还是净负债的,由于最近的现金流真的太舒服了,所以变成了净现金公司。而这笔净现金,可以拿到1800万令吉的利息收益。
由于这个老板还是留了蛮多的债务,所以利息开销每年要还3200万令吉。我相信老板可能还有更多的扩张动作,不然他不会累积这么多的现金和债务,不打算去清除掉的。
2024年,它拿了7700万令吉的股息,这主要是来源于Fafco,还有它的柬埔寨业务。其中的5400万令吉,它就拿去买了马斯特这家公司了。这也是我前面提到的,一个很特别的扩张方向。
到了2025年,也就是今年,它应该没有要继续买马斯特,或者是买其他的股息股了,所以它派了3分钱的股息,大概耗费了集团2200万令吉的现金。以估算现在的现金流,和Muhibbah的盈利情况,这笔钱是能够接受的。而换算到来,它的股息率大概是4.87%。
所以,这家公司是不是逐渐进入到另外一个轨道呢?其实是蛮值得我们去关注的,因为它也阔别5年的时间,第一次恢复到派股息嘛。如果未来现金流能够逐渐稳定,或许这个股息是有机会逐年增长的。
我们追踪这家公司从2022年的低谷,追踪到了现在。它最低的时候,股价3毛多,最高涨到了1块,而由于最近的建筑股行情走势很差,它的股价也跌回到了6毛。但我认为,Muhibbah这个公司,它跟我们建筑股,是有一点点不一样的,因为它主要的收入来源,已经不算是传统的建筑,它是由机场的贡献,或者是起重机的贡献,来形成它绝大部分的营收。
但我们也可以拉回到整个建筑领域的板块,目前建筑领域的板块,有恢复上涨的一个趋势,而Muhibbah也在底部形成了一个反转的姿态。所以,我们目前就可以挺关注一下这家公司,因为Muhibbah目前属于一个低位的股价。
然后我们也可以从这几年发现,它的现金流逐渐稳定,并且也阔别5年再次派息。
总而言之,Muhibbah这家公司,确实是越来越有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