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1日,备受瞩目的川普“大美丽法案”(The One Big Beautiful Bill)引发热议。该法案号称美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减税法案,但其内容却引发了激烈的争议,褒贬不一。本文将深入剖析该法案,探讨其潜在影响及争议焦点。
表面光鲜:减税、免税,惠及哪些人群?
“大美丽法案”的核心在于大规模减税,预计减税规模高达3.8万亿到4万亿美元。其中一些条款看似利好大众:
- 小费免税: 取消小费纳税,这对于依赖小费收入的服务业人员来说无疑是好消息。然而,这是否会进一步助长美国已经略显失控的小费文化,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 加班费免税: 免除加班费税收,这对于工薪阶层来说无疑是一大利好,特别是对于那些需要加班才能维持生计的人群。
- 扩大儿童税收减免: 增加儿童税收减免,旨在鼓励生育,缓解美国人口增长放缓的问题。此外,法案还设立“Mega账户”,允许父母免税投资子女教育基金,为子女的未来教育提供资金保障。这部分内容,总体来说,是积极的。
暗藏玄机:私货夹带,利好谁?损害谁?
然而,“大美丽法案”并非表面看起来那么美好,其中暗藏着大量为川普政治利益服务的“私货”:
- 加强遣返力度: 每年资助100万人次的遣返,并为边境执法人员提供高额奖金,体现了川普强硬的移民政策立场。
- 取消非法移民医疗保障: 取消140万非法移民的Medicaid(医疗补助),进一步收紧对非法移民的社会福利。
- 终止性别转换项目: 终止对性别转换项目的资助,显示了法案在社会议题上的保守立场。
- 扶持传统能源,打压绿色能源: 大力补贴石油、天然气和矿产行业,同时废除拜登政府的绿色能源计划,停止对电动汽车及相关产业的补贴,这被许多人批评为开历史的倒车,严重阻碍美国在绿色能源领域的竞争力。这无疑会对美国在电动汽车领域追赶中国的努力造成重大打击。
贫富差距的加剧:减税的受益者究竟是谁?
法案的减税红利分配极不均衡,高收入人群获益最多。年收入超过21.7万美元的家庭获得了总减税额的三分之二,而年收入超过110万美元的家庭则获得了四分之一的减税额度。这意味着年收入低于21.7万美元的群体只能分享总减税额的三分之一,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这无疑是“劫贫济富”的体现。
低收入群体将面临严重损失。年收入在1.7万到5万美元的人群平均每年损失700美元,年收入低于1.7万美元的人群每年甚至要损失1000多美元。这主要是因为政府援助项目的大幅削减,包括医疗保险、食品券和学生贷款等。 55到64岁人群因为经济不景气找工作困难,面临着失去Medicaid医疗保障的风险。学生贷款减免政策被取消,并限制了学生贷款额度,研究生贷款项目更是被直接砍掉。无证移民也受到冲击,申请庇护和工作许可的费用大幅增加,各州也不再被允许使用州政府资金为无证儿童提供医疗保险。
媒体评论:畸形税改,得不偿失?
《纽约时报》评论员贾森·福尔曼(Jason Furman),曾任奥巴马政府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对“大美丽法案”给予了严厉批评,认为这是一个“畸形税改法案”,减税规模过大,将导致美国债务进一步膨胀,推高利率,损害经济增长,并加剧贫富差距。他指出,该法案对富人的减税比例远高于低收入群体,对冲基金和私募股权经理人更是获得了巨额税收优惠,而低收入群体则因政府援助项目的削减而蒙受损失。他还批评了该法案对大学捐赠基金的征税,认为这不利于创新。 他唯一肯定的是,该法案至少遵循了正常的立法程序,不像川普之前的一些行政命令那样,绕过国会,践踏民主规范。
法案前景:内部反对声音,能否顺利通过?
即使在共和党内部,“大美丽法案”也面临着强烈的反对声音。一些共和党参议员公开表示,他们对该法案持保留意见,甚至直言不讳地批评其内容。这使得该法案能否顺利通过,充满了不确定性。 最终法案版本可能与目前版本大相径庭,甚至可能无法通过。
结论:
川普的“大美丽法案”表面上看是规模宏大的减税计划,但其内涵却充满了争议。其减税红利分配严重不均,加剧贫富差距,同时在移民、社会福利、能源政策等方面也体现了其强硬保守的立场。该法案的最终命运仍未可知,但其所引发的讨论,已经充分暴露出美国社会在经济发展、社会公平等方面的深层次矛盾。 未来法案的走向,以及它对美国社会和经济的影响,值得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