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首页

普发银行A100陨落:成也“羊毛”,败也“羊毛”?零售转型路在何方

发布时间: 2025-07-08 08:14:41

犹豫几个月,最终还是注销了手里的普发美国运通白金卡(A100)。这张卡,绝对是当年信用卡界的“初代网红”,是多少人入坑的领路人。想当年,身边的大佬极力推荐,无限次PP机场贵宾厅,免费接送机,积分兑换五星酒店和航空里程,简直是为经济上行时期,人们膨胀的消费欲量身打造的。

A100的“前世今生”:从“香饽饽”到“烫手山芋”

那时候,普发为了推广这张卡,真是下了血本。关键是,比起那些动辄年费过万的高端卡,A100的门槛简直不要太低。首年免年费,次年刷卡四万就能免年费,虽然也要看申请人财力,但比起实打实放50万在招行账户上才能申请的经典白,简直是太容易了。

为了跑马圈地,普发卡中心的人直接到公司集中办卡,还要求选择一样产品分期购买。当时选了个3000多的空气炸锅,分12期还款,算下来,拿下普发A100的成本也就360元。那时候下卡率也高,简直是“有手就行”。

所有高大上的权益,都需要刷卡金额达标,于是,很多人开始用刷卡机薅羊毛。但金融不是互联网,玩不转“大力出奇迹”。普发为了快速做大零售业务,在风控上放了水,结果引来了一大批羊毛党。薅完羊毛,普发又不断修改或删减权益,羊毛党走了,优质客户也没留下来。

如今,那位当初极力推荐A100的大佬,也早已注销了这张卡,转投别的高端卡怀抱。A100就像是现在流量机制下的一篇“十万+”爆款,除了迎来一次短暂的高光,既不叫好,也很难持续。

零售转型:普发的“激进”与“折戟”

这张小卡片,也折射出普发银行过往经营的特点:大干快上,又浅尝辄止,转型激进,得陇望蜀。

曾经的普发是对公之王,但因为成都分行775亿违规放贷大案,暴露出的风控问题,逐渐走上下坡路。看到招行等靠零售业务风生水起,便也开始发力零售业务,以信用卡为先锋,猛做规模,普发A100就是这时期的产物。

2018年,普发零售业务收入占比42.8%,成为最大收入来源。在其助推下,2020年普发营收猛增至1963.84亿,净利高达583.25亿,几乎成了业绩巅峰。但从那之后,业绩一路下滑,到2023年,普发营收降幅达8.05%,规模净利降幅为28.28%,一举回到10年前。

数据说话:普发零售业务的“阵痛”

2024年,普发的零售业务仍未缓过来,营收为544.35亿,同比下降14.40%,与2023年4.70%的降幅更为扩大,占总营收的比例也下滑至30%多。

我们不妨来看一组数据:

指标 2023年数据 2024年数据
零售业务营收 未公布 544.35亿元
零售业务营收降幅 4.70% 14.40%
信用卡及透支余额 未公布 3702.23亿元
信用卡及透支余额同比下降 未公布 3.99%
信用卡流通卡数 4837.61万张 未公布
信用卡流通卡数同比下降 5.76% 未公布
信用卡交易额 2.27万亿 上半年9674.93亿元
信用卡交易额同比下降 6.13% 未公布
信用卡不良率 未公布 2.45%

可以看到,除了个人存款余额有所增长,信用卡相关的各项数据,都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下滑。

另一边,普发还要解决信用卡不良率攀升问题。2024年,普发信用卡不良率达到2.45%,超过了通常2%的警戒线。对普发信用卡投诉也在增加,2024年,普发共受力消费投诉35.57万件,其中信用卡业务投诉占比超4分之3。普发零售贷款不良率也从2023年末的1.42%,增长了0.19个百分点至1.61%。

为了“止血”,普发在加速甩包袱,最近普发信用卡中心又以不到一折的价格转让约27亿不良资产,去年全年处置不良资产1087亿元,创造了历史新高。普发信用卡中心去年减员2.77%,仅次于总行。

重回“对公”怀抱:普发的“二次转型”?

吃了零售的苦,普发似乎又想转头激活对公基因。从2023年开始,普发就在琢磨转型,从人事组织调整可见一般。除了空降董事长,2024年7月又让对公业务经验丰富的副行长谢伟晋升为行长。到了今年,普发的公司金融部门从原先的6个增加到9个。

指标 2023年数据 2024年数据
对公贷款总额(含票据贴现) 未公布 3.5万亿
对公贷款总额同比增长 未公布 11.11%
对公存款余额 未公布 3.54万亿
公司客户数 未公布 236.85万户
对公业务营业净收入 571.98亿 610.81亿
对公业务营业净收入增速 未公布 6.79%

看起来,普发这次是坚定不移地要把原来对公之王的基因激活。2024年普发年报中表现亮眼的也确实是对公业务,各项指标都有所增长。

但与此同时,普发的净息差表现不佳,也对冲了扩表的效果。2024年普发净息差为1.42%,又下降10BPS。银行相当于钱的批发商,拿货成本和卖货价格的中间差小,即便卖出同样货,赚的也比别家少。

真正让普发规模扩张慢的因素,更可能是资产质量的掣肘,也即怕同样多的钱放出去,收回来的可能更少。从年报看,普发的资产质量貌似在提升,也即官方所说,风险成本耗用同比减少,这让其去年计提的信用减值损失减少了73.83亿元,助力净利增长。但也是在2023年低基数基础上。

指标 2023年末 2024年末
不良贷款余额 未公布 同比减少10.44亿元
不良贷款率 未公布 下降0.12%至1.36%
关注类贷款余额 未公布 1265.07亿元
逾期贷款 未公布 1108.96亿元
重组贷款 8.64亿 369.32亿

如果将不良贷款的准备金、关注类贷款、逾期贷款等也考虑在内,普发银行仍难言轻松。

对普发来说,现在的对公业务和2017年零售业务一样,看着别家靠对公业务走得更稳,自己也想突围,但也还只是在顶层做了重塑,怎样落地,持续踏实走下去,还有不少挑战。

另一边,普发对零售业务也并不想丢弃。谢伟曾说,必须把零售贷款尽快做上去,毕竟它风险成本占用较小,且收益也相对较高。两边都想要,两边都想好,只能看普发接下来如何操作了。

风控:普发的“阿喀琉斯之踵”

其实,普发还有不少问题要解决,比如珠三角及海西地区业绩失守。不过区域板块上边边角角的亏损,都比不过普发在核心能力——风控上的不足。无论是导致对公业务失守的违规放贷大案,还是导致零售业务失败的不良率攀升,都和普发风控不足有极大关系。

2025年,普发将数字化应用于风控上,但目前看起来用处不大。2024年,普发收到83张罚单,被罚2954.4万,今年也遭多地处罚,累计金额已超300万元。

普发只能一边跑步一边补鞋,未来的路,仍然充满挑战。

标签: 信用卡 业务 对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