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也没想到,张家界耗资24亿打造的“大庸股城”,没能成为摇钱树,反而成了个烧钱窟窿。四年下来,累计亏损超过10亿,唯一盈利的项目竟然是停车场!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这座所谓的“股城”,其实是个仿古建筑群。真正的古城,哪会等到这几年才开始“化妆”营业?只有那些新建的假古城,才会斥巨资平地起高楼,只为吸引游客。
“大庸”这个名字,来源于张家界的一个古地名。明清时期,张家界还被称为大庸县。当地领导希望通过打造“大庸股城”,将自然风光与人文历史景观相结合,实现“双赢”。再加上2016年国家大力推动特色小镇建设,这个100%全新的“股城”项目就应运而生了。
2016年3月立项,6月就开工,这速度简直是“神速”。但这种速度,也只有国企才能做到。负责开发运营大庸股城的是一家名为“大庸股城公司”的国企,它是张家界旅游集团的下属子公司。
从“神速”开工到“龟速”完工
然而,国企的神速,仅仅体现在立项到开工阶段。之后的建设,就成了“龟速”。根据张家界旅游集团负责人的说法,由于项目上马仓促,事前对市场研究不足,对产品如何打造、业态如何布局、功能如何配套、运营怎么开展等问题,都没有进行深入研究。结果,在建设过程中,举棋不定,边建设边思考边探索,原计划18个月的工期,硬生生拖到了58个月才完工。
大庸股城的现状可以用一组数字来概括:占地240亩,相当于22个足球场;建筑面积16.5万平方米,相当于8栋20层的写字楼的总面积;198间商铺,只有4-5间入住营业,而且还是免租的;投资5亿元的演艺场,单次观看量只有几十人;影院和游船每天接待游客不到15人。别说建设成本了,连人员工资都包不够。
年份 | 亏损金额(万元) |
---|---|
2021 | 8400 |
2022 | 15000 |
2023 | 24900 |
2024 | 59600 |
从2021年到2024年,大庸股城亏损金额逐年翻倍,四年累计亏损高达10.79亿!
巨亏之下,谁来接盘?
面对如此巨大的亏损,央视记者得到的答案是——引进投资人。但引进哪类投资人?并没有明确说明。事实上,恐怕只有国资才会接这个盘了,因为民资早就避之不及了。
大庸股城公司是张家界旅游集团的下属子公司,儿子乱花钱投资创业,当妈的能不能帮着解决问题呢?我们来看看张家界旅游集团的盈亏状况。
张家界旅游集团是一家上市公司,近四年的数据显示,从2020年开始,公司就陷入了亏损,而且缺口越来越大。这其中,大庸股城无疑是最大的“拖油瓶”。
即使把大庸股城的亏损刨除,张家界旅游集团的日子也不好过。2021年和2022年依然亏损,2023年和2024年虽然略有盈利,但也只有区区一千多万。
张家界旅游集团主要有五大业务:景区、旅游客运、旅行社、索道和酒店。
业务板块 | 占比(2024年) |
---|---|
客运 | 38% |
旅行社 | 20% |
索道 | 18% |
景区 | 10% |
酒店 | 3.4% |
从近三年各大业务的数据来看,2024年张家界旅游集团的总收入虽然比2023年略有上涨,但绝大多数业务都在下降,只有索道业务在大涨,同比增长近40%。可以说,是索道撑起了整个集团总收入的涨幅。
将时间线拉长到2014年,我们可以更清晰地看到张家界旅游集团的经营状况。从2015年开始,公司的收入就开始下降。2019年勉强维持,到2020年疫情爆发,开始亏损。2023年解除管控后,收入有所上涨,但依然亏损。2024年更是巨亏。
2024年的亏损额甚至超过了收入,这主要是因为资产大幅减值,毫无疑问,罪魁祸首就是大庸股城这坨“烫手山芋”。
谁是幕后推手?
张家界旅游集团的上家,是它的母公司——张家界经济发展投资集团(以下简称“张投”)。张投旗下有多家子公司,张家界旅游集团只是其中之一。除了张家界旅游集团这家上市公司以外,其他子公司都是张投的全资子公司。张投对张家界旅游集团绝对控股,持股35%。因此,张家界旅游集团的巨亏,必然会对张投产生负面影响。
从张投近八年的数据来看,2016年的收入相对2015年大幅下降,主要是因为房产开发项目减少。即便没有2020年的疫情,张投的日子恐怕也是一年不如一年。
2021年之后的收入逐年递增,并不是因为张投的运营情况好转,而是因为在不停地上项目。仅2024年,张投集团在建工程就有近50个,总额高达44.9亿!
钱从哪里来?发债!
从张投集团近八年的债务余额来看,即使在疫情前的2019年,张投的债务就已经非常惊人了,债务余额居然是年收入的三倍!疫情之后,债务更是有增无减。2024年虽然有所下降,但那是因为2019年发的债到期了,不得不还。
那么,这些债务是怎么还掉的呢?答案是——政府补助。
2024年的政府补助高达5.7亿,比2023年整整多出了4.9亿!
从2016年到2024年的九年时间里,只有2017年和2023年的补助低于净利润,其余年份的补助都远远高于净利润。换句话说,如果没有政府补助,张投的净利润就是负的。
结论已经非常明显了:即使没有疫情,即使没有大庸股城这个失败的投资,大庸股城的母公司、张家界旅游集团的母公司——张投集团,还是会不可避免地滑向亏损的深渊。
聚宝盆为何也玩不转?
张投集团旗下的核心资产,是武陵源旅游产业发展公司。这家公司掌管着张家界几乎所有优质景区,包括张家界森林公园、地质公园、索溪峪、天子山等核心景区。
张家界武陵源,1988年被列为国内第二批重点风景名胜区,1992年被列为国内首批入选世界自然遗产的景区。这样一个聚宝盆,居然也被玩脱了,令人唏嘘。
景区被圈起来交给国企来挣钱,这已经成了常态。更令人无奈的是,九成以上的人文景观,还是假古建。
一百年前的中国,那些真正的古建筑、人文景观,完全是免费开放的,要看随便看,要上随便上。如今,作为一个现代公民,我们连免费过境的权利都没有。
有些人文景观,有维护修缮的费用,市民农民来参观,给门票里加个维保费,也没人会说什么。关键是现在的人文景观,早已面目全非,假古建大行其道,这要加的,就不是什么维保费了,而是全套的土建装修费,不止开发费用,还有各种回扣费用,还有景区运营国企的各色人等的工资,加高福利成本。这一叠加,就比假古建的城楼还高了!
为什么中国对古建筑的态度会如此反复无常呢?最初对古建筑恨之入骨,恨不得把城墙大卸八块;后来又对古建筑呵护有加,连假的都要赶着上。
中国如果不是一路小跑进入资本主义,又一路快跑进入社会主义,如果搞的是渐进式的改革,那么这些古建筑和古董,包括中国人本身的生存质量,会不会就此长期向好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