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石油公司(Petronas)宣布裁员5000人,如同在马来西亚油气行业投下震撼弹,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这不仅是一家公司面临的挑战,更暴露出马来西亚经济结构的脆弱性以及能源转型刻不容缓的现实。
裁员背后的深层原因:远超油价低迷
Petronas首席执行官宣布裁员10%,并冻结招聘至2026年底,官方解释为应对国际油价低迷。但事实远比表面复杂。目前布伦特原油价格徘徊在每桶60多美元,虽然不算高,但也并非处于低迷状态。
一位砂拉越气田高级工程师透露,部分项目已闲置半年,原因并非油气资源枯竭,而是砂拉越州政府与Petronas在开采权上存在争议,导致开发计划停滞。砂拉越近年来一直争取石油开采自主权,尤其关注丰富的近海天然气资源。这种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博弈,导致数百名高薪工程师无所事事,造成巨大的隐形消耗,甚至比油价波动更具杀伤力。
全球能源市场变革:传统巨头的挑战
全球能源市场正在经历一场“静默革命”。新加坡分析师指出,即使是欧佩克减产,美国页岩油和新能源的崛起仍会冲击传统油气的定价权。传统石油巨头正在失去对市场的绝对掌控,新能源形式正悄然崛起。
挪威国家石油公司Equinor的转型案例值得借鉴。十年前,Equinor将30%的投资转向海上风电,当时备受质疑,如今其新能源部门贡献了25%的利润,成为公司新的增长引擎。这说明,敢于拥抱变革的公司才能在未来的能源格局中占据一席之地。Petronas在能源转型方面似乎已错失先机。
裁员对员工和马来西亚经济的冲击
裁员名单中最令人担忧的是那些年届中年的资深工程师。40岁被裁员,再就业将面临巨大挑战,而Petronas优厚的薪资福利也难以在其他公司复制。对许多员工而言,这不仅是失去工作,更是对家庭未来的巨大冲击。
这场危机也暴露出马来西亚过度依赖油气收入的经济结构的脆弱性。2024年,Petronas向政府贡献了320亿令吉股息,占联邦政府财政收入(超过3000亿令吉)的10%以上。如果这个“现金奶牛”的收入减少,马来西亚的医院、学校、道路建设等公共服务和基础建设将受到严重影响。
年份 | Petronas向政府贡献的股息 (亿令吉) | 占联邦政府财政收入比例 (%) |
---|---|---|
2009-2017 | 5378 | 数据缺失 |
2017 | 160 | 数据缺失 |
2018 | 260 | 数据缺失 |
2024 | 320 | >10% |
东南亚其他国家的转型经验
与马来西亚形成对比的是,越南的PV OIL在2018年就开始投资太阳能,其再生能源部门已雇佣了原石油团队40%的员工,成功实现转型;印尼的Pertamina也开始转型为综合能源公司,甚至出口地热技术。这些例子表明,国有企业在能源转型中拥有巨大潜力。
国油的困境与未来:战略转型刻不容缓
Petronas的困境,与其过往的战略决策和历史背景息息相关。在纳吉布·拉扎克执政时期(2009-2018),Petronas财务蓬勃发展,向政府贡献巨额股息,被誉为“黄金时代”。但高额股息和庞大项目的背后,是债务的迅速膨胀(从2008年的520亿令吉飙升至2018年的1100亿令吉),为今天的困境埋下伏笔。
此外,Petronas长期承担燃油补贴负担(每年约250亿令吉),虽然短期内赢得了民心,但长期来看,扭曲了市场,消耗了现金流。
在战略层面,Petronas未能有效应对能源转型,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投资严重滞后(2018年仅占资本支出的1.3%),与沙特阿美(同期投入15%)形成鲜明对比。此外,未能有效解决与砂拉越政府的石油特许权使用费争议,也阻碍了在东马的业务发展。
一些人质疑Petronas管理层是否应承担责任,甚至建议削减高管薪资以维持员工就业。这种观点反映了民众对政府效率和财政支出的不满。
马来西亚的能源转型之路:挑战与机遇并存
石油和天然气行业不再是稳妥的行业。Petronas需要积极寻找新的业务领域,例如太阳能、核能和稀土等,实现真正的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 这场寒冬不会很快过去,但马来西亚需要学习如何与新时代共舞,在能源转型的大潮中找到新的立足点。 马来西亚最需要的改变,是政府的政策调整、国油的战略转型,以及全民对未来经济模式的重新思考。